《秩序:新曙光》种地技巧攻略
在《秩序:新曙光》这款游戏中,种地不仅是获取食物和资源的重要途径,更是玩家前期发展和后续扩张的基础。掌握高效的种地技巧,能够帮助玩家更快地积累资源,提升基地的生产力。以下是一篇详尽的种地技巧攻略,希望能够帮助玩家更好地在游戏中开展农业活动。
一、开局规划与土地扩张
在游戏初期,玩家需要迅速规划出一片用于种植的土地。引导任务所提供的种植区域往往难以满足长期发展的需求,因此玩家需要自行扩展种植区。推荐的做法是,先拉出一小片土地进行种植,然后逐步向外扩展。每次扩展时,都应以小片为单位,这样可以减少小人(种植角色)在种植过程中的跑动距离,节省时间。具体来说,可以先选定一小块土地进行种植,待种植完毕后,再在旁边拉出一片新的土地进行扩展。这种小片扩展的方式,可以避免小人因种植区域过长而频繁往返,提高种植效率。
二、作物选择与种植策略
在作物选择上,玩家应根据游戏进程和自身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在游戏早期,解锁培养灯和水培设施之前,推荐种植土豆和玉米。这两种作物生长周期短,产量稳定,是前期食物和资源的重要来源。一旦解锁了培养灯,可以优先考虑给玉米使用,因为玉米在后期的燃油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小麦则更适合在水培设施中种植,但需要注意,离线状态下水培加灯的加成效果不生效,因此离线期间可以考虑种植其他作物。
牧草是另一种值得重视的作物。无论在游戏前期还是后期,牧草都是重要的资源,尤其在炼钢和生产芯片过程中需求量巨大。因此,玩家应尽可能多地种植并储存牧草。
树木的种植同样不可忽视。在游戏前期,需要大面积种植树木,一级带宽的树木在后期的芯片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此外,棉花等经济作物虽然前期可以种植一些以满足基本需求,但后期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种植策略,避免过度种植导致资源浪费。
三、种植区管理与优化
为了提高种植效率,玩家需要对种植区进行合理管理。一种有效的做法是,在种植完一种作物后,删除该种植区,然后在其他地方重新规划新的种植区。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作物生长周期中的空闲时间,确保土地始终得到充分利用。同时,通过不断更换种植区,玩家还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需求,灵活调整种植策略。
在种植区的扩张过程中,玩家还可以采用头尾相接的方式,即新规划的种植区与原有的种植区在首尾相连,以减少小人在种植过程中的折返时间。然而,这种方式虽然理论上能够极大提高种植效率,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增加玩家的操作复杂度。因此,是否采用这种方式,还需根据个人喜好和游戏需求来决定。
四、人物派遣与种植效率
在《秩序:新曙光》中,玩家可以派遣不同的人物进行种植活动。为了提高种植效率,玩家应根据人物的特点和技能进行合理派遣。例如,具有高生物值的人物在种植活动中往往能表现出更高的效率。因此,在种植高峰期,玩家可以优先考虑派遣这些人物进行种植。
此外,玩家还可以通过钓鱼等活动来提高人物的生物值上限。钓鱼不仅能够增加人物的生物值,还能够为基地提供额外的食物来源。因此,在游戏前期,玩家可以安排部分人物进行钓鱼活动,以提升整体的种植效率。
五、作物收获与销售
当作物成熟后,玩家需要及时进行收获。在收获过程中,可以优先考虑派遣具有高生物值的人物进行,以提高收获效率。收获后的作物可以用于基地的食物供应、资源生产或销售。
在销售方面,玩家可以通过贸易站与市场进行交易。在交易过程中,玩家需要关注市场的价格动态,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同时,玩家还可以通过完成任务、探索地图等方式获取额外的信用点,用于解锁商城并购买所需的物品。
六、其他注意事项
1. 种植顺序:小人种植遵循一定的顺序原则,即从头到尾、先横后竖、顺序耕种。玩家在规划种植区时,应考虑这一原则,以减少小人的折返时间和种植周期。
2. 资源采集:为了解锁新的作物和种植设施,玩家需要在基地外采集足够的资源。例如,牧草可以在荒漠草原采集,玉米和小麦则可以在荒漠绿洲找到。
3. 人物管理:在游戏过程中,玩家需要不断招募新的人物并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通过营救任务和商人购买等方式获取的人物,可以根据其特点和技能进行派遣和培养。
4. 设施升级:随着游戏进程的推进,玩家需要不断升级种植设施以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升级培养灯和水培设施可以缩短作物的生长周期并提高产量。
5. 环境适应:在不同星球上种植时,玩家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例如,在沙漠星球上种植时需要耐热作物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总之,《秩序:新曙光》中的种地活动不仅是一项基础的生产活动,更是玩家在游戏中获取资源和提升基地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合理规划种植区、选择适宜的作物、优化种植策略以及合理管理人物和资源等方面的工作,玩家可以不断提高种植效率并获得丰富的游戏收益。希望以上攻略能够帮助玩家更好地掌握种地技巧并在游戏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关文章